首頁> 炯柱博客

      返回

  炯柱博客 炯柱博客

2009-08 - 目錄

 

封存

 

 
2009年8月31日
新生命教育協會平安福音中學


平安福音中學是青年音樂訓練基金香港網絡中的一間友校。為了成立學校樂隊,平安福音中學剛開辦了一系列新的器樂訓 練課程。

平安福音學校器樂訓練計畫,由普雲創意教育基金及青年音樂訓練基金直接資助,已開辦了小提琴及管樂訓練班。在2009-2010 學年內,學校將逐步增加新學員及新器樂訓練班,而平安福音中學樂隊將於2009年12月19日首次在校內演出。

平安福音中學位於屯門恆貴 街三號,由新生命教育協會創辦。該會是一個非牟利基督教辦學機構。

對創辦平安福音中學的新生命教育協會,2009年12月19日的音樂會 將有雙重意義。一方面學校新樂隊將作首次演出,而演出的場合是一個慶祝平安福音中學成立十周年的感恩崇拜。

青年音樂訓練基金祝願平安福音 中學校園樂韻飛揚,同學們學業猛進。


標籤: 新生命教育協會平安福音中學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2009年8月29日
高球與MOY


高球和MOY (6)

夜闌人靜,一天工作完畢,貓兒八八安睡在我書桌下的夜裡,我喜歡放下一切,靜靜地坐在椅上冥想,讓63年來遇過那 些奇妙莫測、光怪陸離的事情,一一飄過腦海。

1974年,打完那一次高球,當時感覺沒什麼大不了。在任何場合,我也有機會認識一些新朋 友。那天發生的一切,完全是一個偶然的意外罷。但今天細想,我有不同的感受。

第一,在70年代我其實並不太熱衷學打高爾夫球,入球會也不 是為了打球;
第二, 首次踏上開球台時,我實在還沒有練好球技,所以我當時是希望一個人靜悄悄地嘗試打球的滋味;
第三, 本來我打算早一天下午告假到深水灣球會去,但因工作關係,我把假期延遲了一天;
而陳文龍先生就在那電光火石的一刻,出現在同一個開球台。

其 實我當時很容易找理由,拒絕和陳先生一起打球。我只要說聲「不」,或「我未準備好」,或「我要到廁所去」,我倆便不會認識,而日後的事情也可能向完全不同 的方向發展下去。

但不論是意外,是偶然的機會或是天意,我也一定要說:「文龍兄,和你認識是我的福份。我很高興能和你合作,為年青人做一 點事。我也知道和我當工作夥伴,並非輕鬆、容易的事。」

各位現在可能明白為何MOY以高球慈善賽形式籌務經費。高球本來就是促使我們合作 的元素。

話說回來,其實香港音樂交流活動基金及青年訓練基金董事局成員包括不少高球好手:佘純安、李成業、潘國榮、范偉廉、馬餘雄、潘錦 華、劉偉光、何光耀,及葉小明。

十一月慈善賽那天,如果我們在球道上談基金公事,各位別見怪。

為什麼?是高爾夫球令我們 成為朋友,而我們能一起為孩子們的音樂教育盡點綿力,是我們的福份。

--- 完 ---


標籤: 高球與MOY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2009年8月28日
高球與MOY


高球和MOY (5)

我和陳文龍先生就是這樣認識了。

那天我們兩人:一位球技精湛,能參加香港公開賽的好手,和一個首 次踏足球道的初哥 --- 輕鬆地渡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

我和陳先生再在球場較量是三十一年後的事了。打高球的人往往有固定的球友。 1974年和陳先生打完第一次高球,我離開香港,到英國一年半。回到香港後,事務愈來愈忙,很難找機會好好的打18洞高爾夫球,直到2002年,結束了公 務員生涯後,才有空快樂地打打球、聊聊天。

和陳文龍先生重逢,是2004年。我倆是香港賽馬會會員。在2004年馬會周年會員大會,我碰 到陳先生。他風采依然,而我依稀仍記得31年前深水灣球場的妙遇。陳先生問我退休後生活如何,我把參與青年音樂訓練工作的情況向他介紹,他很感興趣,並馬 上表示願意支持這項慈善工作。就是這樣,我們開展了2005至2008年一系列為青年人提供音樂訓練的義務工作。

(待續)


標籤: 高球與MOY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2009年8月27日
高球與MOY


高球和MOY (4)

經過了一段時間,我終於學會了高球技術的第一課 --- 高球要打得好,要靠節奏: 揮杆的節奏、轉身的節奏、手腕和手臂的節奏。這遊戲不能單靠體力。

體力好固然有幫助,但單靠蠻力,球永遠打不好。

這門技 術和音樂有點相似。演好音樂要靠3大支柱:音準、節奏及風格,缺一不可。

對不起,離了題,今天寫高球,不是音樂。

在練習 場苦練了數周,我好像已掌握了揮杆打球的奧妙。回到家,我在地氈上試推杆,效果也理想。

好吧。我已掌握了高球的入門技術,應該到球場一試 身手了。唔,不能週六、周日到球場去,人太多了,獻醜不如藏拙。選一個星期一至星期五的下午,我可以單獨打9洞,看成績如何。

就是這樣, 在1974年仲夏,我告了半天假,準備開車到深水灣球會去。本來是希望星期三成事,但當天上午發覺工作做不完,臨時把日子改到次天。

星期 四下午,天氣熱,但乾燥,深水灣球會景色多美。球會人數不多,看來我可以自由自在,一個人單獨打球了。我把球放在開球塾上,拿起我心愛的5號鐵杆。

「請 稍等。」聲音從身後傳來。「你一個人打球?我也是。不如我倆作伴,在球道上兩人總比一個人有話事權。」

我回頭一看。是一位男士。他球袋上 掛了一個紅色的名牌。他是一位資深會員。

我實在不願意和陌生人一起打球。何況這是我一生第一次踏足球道。但細想,他說的話不無道理。單獨 一人,在高球場上全無地位,隨時要讓路給二人或以上的球隊。

我勉強地點點頭。「那好吧。」

那人伸出右手。「我是 Bruce, Bruce Chen。」他有禮貌地說。

(待續)


標籤: 高球與MOY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2009年8月26日
高球與MOY


高球和MOY (3)

入会的初期,我只偶然到球会,不是为打球,是去吃东西。说实话,星期六下午跑到深水湾会所,喝杯下午茶,绝 对是赏 心乐事。星期天和家人开车到粉岭会所吃顿自助午餐,也是开心的消遣,更何况可以跳进泳池,游个畅快。

朋友们笑着问:「你这傻瓜, 参加了高 尔夫球会,不打高尔夫球。那为何要每月交会费?」我的答案是:「你参加了马会,那么为何你不骑马?我才不着急。高尔夫球可以打到90岁。我还不够30,急 什么?」

但我低估了家人和朋友们的影响力。 别人问得多了,最后也不能不作一个决定:我终于愿意尝试学打高球。

要打球 便 要买球杆 --- 讨厌!多辛苦才找到尖沙咀那间较廉价的店子。

「我只买一个球袋和半套杆。要最便宜的。」我对店员说。他怎样游说, 我也 不动容。店员的话说了半天,没我办法,用没趣、失望的眼神看着我付给他的纸币,把球袋和球杆交给我。

「请多买一对球鞋好吗?」他 说。

「什 么?又要买鞋?为什么我不能穿胶底运动鞋?我只是初学者,为何要花钱?谁能担保我会继续打球?如果我真的不喜欢这玩意,那又如何?」

店员 没话说,摇摇头,叹了一口气。

球杆买了,终于也要试试打球吧。

我走到练习场,拿起杆,把小白球放在胶塾上,模仿旁边那 球 手,转转身,用力挥杆向球打下去。

「呼」!是我挥杆的声音。我打了一个转,差点站不稳,球呢?他妈的球 --- 仍安睡在胶塾上,丝毫没动。

见鬼?怎么我连一个完全静止的小白球也打不到?

岂有此理!

(待续)


標籤: 高球與MOY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2009年8月25日
高球與MOY


高球與MOY (2)

我在70年代初首次接觸高球這玩意。起初總覺得這遊戲太慢,太「老人化」了。

72-73年,皇家 香港高爾夫球會希望吸收一批較年輕的會員,宣佈以半價入會費吸引30歲以下人士入會。

對我來說,這實在是一件好事。當時我對高球不感興 趣,但球會在深水灣及粉嶺有設備齊全的會所、游泳池,而球會那綠油油的球道和果嶺實在太吸引了。好,那麼我便填一份申請表格吧,管他打的是什麼球!

我 對申請一事全無信心。為何?我從來沒打過高球,也懶的去研究這玩意,但想不到,一天公餘回家,打開信箱,竟然是一封球會會函,請我參加入會面試!要面試? 我又不是求職,面試為何?但想想,球會不是叫我去表演球技,只是去見見面,談談話。這樣的事我每天都要做。好吧。我來也!

看你們面什麼試 好了。

其實那天不是面試,是球會秘書與申請入會的年青人見面,講解一些球會的規例,及打高爾夫球要注意的禮儀。

面試後兩 周,球會來信,我已成為皇家香港高爾夫球會的會員。


(待續)


標籤: 高球與MOY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2009年8月24日
高球與MOY


高球與MOY

2009年11月20日
香港青年音樂訓練基金
慈善高爾夫球大賽


高爾夫球 和青年音樂訓練基金有什麽關係?

表面上什麼也沒有,但事實上完全分不開。

11月20日的球賽將為基金籌款。

作 為基金創辦人,我一定要說一句話:「沒有高爾夫球,我可能不會創辦青年音樂基金。」

這話怎說?

請聽我的故事吧。

在 「生」一文(載於www.hkmoy.com --- “archive”),我記錄了青年訓練基金創辦的歷史,文中提了五位人士的名字。他們分別促成了2003至2008年間我舉辦的青年音樂訓練及交流活 動。他們其實是青年音樂訓練基金的催生者。

五位其中一位是陳文龍先生。

陳先生並非樂手。他的嗜好是打高爾夫球,而我倆也 是透過這運動認識的。

陳先生現已年過七十,高爾夫球打了四十多年。在60及70年代,他以業餘球手身份參加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各位可想 像他球技如何的高。

那麼你倆如何認識?

1974年,在一個差不多不可能的情況下,我倆相遇。三十五年後的今天,回想此 事,我還會問自己:「這事真發生過嗎?」

天意。

(待續)


標籤: 高球與MOY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2009年8月20日
歐洲直播


歐洲直播 (23)

甜美的香瓜與帕瑪火腿是天衣無縫的絕配。


炭燒「和尚」魚,味如鮮魚,肉質如龍蝦。可惜這東西不喜歡長途跋渉,一運到香港便變得淡而無味。

朱古力梳乎厘是最完美的飯後甜品。



好了,食物介绍完。九歲那位蕭炯柱要說再見了。


--「歐洲直播」完 ---

文:蕭炯柱
圖:黃樂怡


標籤: 歐洲直播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2009年8月20日
致讀者


下一個「炯柱博客」系列將於八月二十四日開始,敬請留意。


網站管理員


標籤: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2009年8月19日
歐洲直播


歐洲直播 (22)

自稱啤酒王國的啤酒。


清炒白蘑菇配馬鈴薯及生菜。

 

(待續)


標籤: 歐洲直播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2009年8月17日
歐洲直播


欧洲直播 (20)

这是我最爱的头盘。不是芝士,也不是蕃茄,是那青绿的Rucola!无得顶!




这烧猪腿太要命了!烧得很好,但太大了!吃完后我一个月也不能再吃猪肉!



(待续)


標籤: 歐洲直播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2009年8月16日
讀者來郵


位看完「到底你如何訓練青年樂手?」(10)的讀者説:



蕭先生:

您好。一直在看您的專欄,從中又可以知道鮑穎中老師的情況和生活點滴,本人亦曾身受鮑老師教誨,所以看到您的記敍文章很有共鳴和親切感。可惜今天却看到他逝世消息,我感到很難過。鮑老師琴藝高超、琴音動人,教授認真,是一個近代少有的提琴家,他的逝世是音樂界和中國人的重大損失。
鮑老師---一個音樂巨人,我們永遠懷念您。

一個鮑老師學生上


標籤: 來信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2009年8月16日
讀者來郵


讀者co閲讀「「貓」(10)」後留言:

貓如人一樣,有喜有悲的心情, 看到您一家( 貓和人 )相處包容,互相(雙)心連心的時候, 生活的意義和態度正是如此!


我的回應:

這算是缘份好了!


標籤: 來信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2009年8月16日
歐洲直播


歐洲直播(19)

喂!到我上場了!

博客編幅關係,師傅只准我放上三張照片。請收看。




好吃!好吃!好吃!


標籤: 歐洲直播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2009年8月12日
歐洲直播


歐洲直播 (18)

當各位讀這文章時,我已在回家的路上。

我多想抱抱家中的貓兒。八八每天由園丁蓮姐照顧,但只有我才懂如何煮他心愛的白灼蝦。我一回到家馬上執行這任務!

今次歐遊接觸了不少新事物,但博客編幅有限,不能盡錄。如在義大利維羅納聽過那兩場在二千年前建成的羅馬鬥獸場舉行的歌劇,規模太大了。普千尼的Turandot及華爾弟的Aida由數百名演員及音樂家演出,每晚觀衆15,000人,氣勢及場面不可能以博客式短文記載,連樂怡的小相機也可能捕捉不到場內那磅礡的氣勢。

我在博客寫的,是一些與MOY工作有點關係的文章。

在開展MOY下半年工作時,我想和同事及同學們分享一些想法。

我多希望能與你們一起到訪歐洲四大音樂首府:維也納、薩爾斯堡、布拉格及布達佩斯。在這四城市一切所見所聞,對學音樂的人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在這裡我們上的是歷史、技術、方法及風格的課程。特別是風格 --- 這課程很難在香港學曉。

MOY及青年音樂交流基金資源有限。我們辛辛苦苦籌得來的款項一定要令最多同學們受益,不能用於少數老師或同學個人外訪課程。

但我有一心願。外訪是不可缺少的訓練方法,是建立有學識、有經驗老師團隊不可缺少的一環,MOY及交流基金不能支持這些活動,那麼我會努力,希望能找些有心人士幫幫忙,為那些決定以教育下一代為己任的MOY老師及同學們籌點盤川,送他們到歐洲作音樂首府參加遊學活動。

為什麼我這樣重視音樂風格?

音樂是語言。像我國語言一樣,各樣語言有其不同風格。我一說普通話,北京人便馬上問:「你在南方長大的嗎?」北方人在香港住了幾年,以爲自己能講流利廣東話,但你、我一聽便知道他來自何方。

音樂也是一樣。樂譜記下來是一些音符、節拍及音量的處理方法。如何演譯要靠感覺,而其中一種感覺是演奏者對作品風格的瞭解。音樂演奏的一般境界是音準、節拍對,強弱分明。最高境界?是能以作者的風格演他的作者。

風格不是一種科學。要領會最好的辦法不是聽CD,是到作者的家鄉,好好瞭解作品的歷史,好好吸收當地音樂家演奏那樂曲的方法,然後心領神會,以那風格去演那作品。

就是因為這樣,我支持音樂教師訪問各音樂大師的家鄉,去吸收那些文字不能形容的風格和神髓。

好,我收筆了,香港再見…… 對不起…… 請稍等…… 那9歲的小頑童堅持要告訴各位他吃過些什麼東西…… 算了,明天讓他登場吧……

(待續)


標籤: 歐洲直播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2009年8月11日
歐洲直播


歐洲直播 (17)

布拉格 5

我為什麼寫爵士樂隊?

不,香港青年音樂訓練基金不打算成立爵士音樂系。

我要提兩點。

第一,自由、即興式的音樂表達方法在香港少見,也很少老師願意教授這門技術。老師們常教孩子看樂譜,彈音樂,但一把樂譜拿開,孩子馬上停下來。沒樂譜,音樂死亡了!這不對。音樂發自內心。孩子不看譜不能演是訓練不足。當然,孩子們一定要達到一些最低的技術水準,才能憑記憶、憑感覺去自由地演奏樂句。但老師會鼓勵孩子背譜及自由發揮嗎?部分教師會鼓勵背譜,但自由發揮,這怎樣教?結果是:孩子只懂用手、眼奏音樂,少憑耳朵、心靈及感覺演樂曲,更不懂即興發揮。

第二,香港青年音樂訓練基金及香港青年音樂協會部分導師們組織了一些小組演奏,也舉辦粵曲演唱會。這是好的開始。但請問,這些小組能純熟地,完整地演多少曲目?200首?好極了!讓我們馬上到布拉格去,賺些外快吧。我擔保中國小曲受歡迎;這是新的文化,是波希米亞人完全接受的,只要演奏者夠專業、水準高。

在以後的日子,我會鼓勵學員們憑記憶,憑感覺演奏音樂。除了樂隊及器樂班訓練外,我將鼓勵導師利用小組形式訓練,提高學員們的小組演奏水準及音樂感。

那麼導師們應怎樣編小組樂曲?從廣東小調開始,多利用中國民歌或亞洲民謠,多編我們兒時喜歡的好歌(還記得高大宜的話嗎?)。還有,可嘗試利用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及回教的動人音樂。只要你覺得樂曲動聽,馬上把它記下來,好好編寫,讓孩子們演奏。

這樣做,香港青年音樂訓練基金的訓練方式會變得更全面。

我們的孩子會演奏大型的作品,但也會以小組合奏優美的樂韻。

(布拉格1至5完)


標籤: 歐洲直播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2009年8月10日
歐洲直播


歐洲直播 (16)

布拉格 4

現在輪到爵士樂隊其餘6位成員上場了。

樂隊有2位木管樂手,分別吹單簧管或色士風。

第三位拉小提琴。看,他把提琴改裝了,利用放在肩上的圓管作擴音器。

還有兩位輪流彈奏4至6弦的樂手,他倆負責樂曲節奏的處理。

最後是一位倍大提琴手。

演奏未開始,樂手們輕輕鬆鬆地談談天、說說笑。領隊一聲令下,他們馬上變得專業、嚴肅。他們眼看樂譜,耳聽隊友。拉倍大提琴彎著身體,小心看譜上寫的提示。整隊樂隊演過樂曲主題後,便輪到每一位成員自由發揮,那時誰也不看樂譜,只憑耳朵、 感覺,用心去領略歌曲的神髓,用樂器去表達個人的感情。

爵士樂隊有一個優良的傳統,就是自由發揮。隊員不用事前排練,一坐下來,瞭解了樂曲的結構,便可以在樂曲的神髓內自由自在地演繹歌曲的變奏。

話說回來,這7位音樂家個人技術並不高超,庇理羅士、高雷、華中、歐南部分同學的天份及技術與7人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7人的強項不是個人技術,是音樂感、是團隊的默契,及流暢的自由演繹能力。

他們怎樣才能練到這樣高的水準?只能靠經年累月的努力,和艱辛、刻苦的實戰經驗。


(待續)


標籤: 歐洲直播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2009年8月09日
歐洲直播


歐洲直播 (15)

布拉格 3

這位是樂隊領班。千萬不要以貌取人。對,他衣不稱身,連帽子也破破舊舊的。但他是一個優秀的音樂家,是一位受尊重的領導人。


為什麼他受人尊重?

不單是因他多才多藝,能演多樣樂器。

不單是因他已編好了200多首歌調,讓樂隊演奏。

不單是他從不需要看樂譜,也能純熟地演任何一曲。

不單是他能清楚地向隊友顯示任何一曲節拍,快、慢及演奏風格。

他受尊重是因為他演得那麼優美!他是領班,但從來不突出自己。他輕輕地吹,音量永不超過「mf」。他溶入整個樂隊裡,與其他六人配合得天衣無縫。

他照顧隊友。一曲終結,他便拿起帽子,謙卑地請觀眾捐助,就是這樣,他養活了自己,養活了隊友。


 

他是一個典型的波希米亞人,四海為家,活在音樂裡,只求一宿兩餐,不求功名利祿。

受隊友和觀眾尊重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是什麼偉人,或在音樂界寫過什麼舉世聞名的大作,更不是因為他富甲天下。令人尊重的,是他的勤奮,是他的紀律。他演的並非什麼音樂大作。他奏的只是1920年代式的爵士風格音樂。但這些簡單,純潔的樂曲,是妙韻、是天籟。

(待續)


標籤: 歐洲直播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2009年8月08日
歐洲直播


欧洲直播 (14)

布拉格 2

布拉格位于捷克的波希米亚地区。住在这区的人被称为「波希米亚人」。

不少十九世纪文学家以波希米亚人及他们的生活方式作为写作的题材。有人说波希米亚人挺浪漫。有人说他们过着吉ト赛式的生活,四海为家,居无定所。有人从负面的角度报导他们的生活方式,说波希米亚人放浪形骇,不守规矩。

十九世纪末,音乐家普千尼写了一首名「波希米亚人」的歌剧。连普千尼也不放过波希米亚人。他歌剧的女主角悲剧收场,蛮可怜地死在男主角的怀里。要命!难怪人们把波希米亚人与悲情连接起来。

这只是片面的描绘。从音乐的角度而言,波希米亚人风格是指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演奏方法。用这种方法表达音乐,效果往往出人意表。演奏者只要留意音准、节拍及风格三方面的要求,自由式演奏可以把音乐带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请看看以下七位街头演奏者。他们在布拉格一条中、古时代建成的石桥上,演奏爵士音乐。


(待续)


標籤: 歐洲直播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2009年8月07日
歐洲直播


歐洲直播 (13)

布拉格 1

我們上岸了。乘車進入布拉格時,導遊說:「歡迎來臨捷克共和國。這是布拉格,我國的首府,也是啤酒的首府。」

啤酒首府?我不喝啤酒,到此為何?這傢夥膽子多大!我們剛離開德國,他們也自稱是啤酒王國。管他的。午睡一會。

窗外傳來音樂聲。醒了!這才像樣!我是為音樂而來。布拉格、維也納及薩爾斯堡才真正是歐洲音樂首府!


在布拉格,音樂之聲處處聞。不單是為遊客演奏的音樂,是各式各樣,各種各類,各家各法的音樂。是日以繼夜,永聽不完的音樂。



在此我向青年音樂基金教師及同學們作一建議:假如你希望一生以音樂為伴,請好好找機會,每十年、八年一定要到歐洲音樂首府一遊,來分享這些音樂盛宴,來充充電。這樣做你會更有興趣、更有活力去發展你的音樂事業。十九世紀多位大師,包括莫札特,貝多芬,海頓等也曾這樣做。

你來過布拉格便自然會領略任何人也可以進入美妙的音樂世界。你不需要擁有莫札特的天賦才能也可以演奏美好的音樂。

(待續)


標籤: 歐洲直播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2009年8月06日
歐洲直播


歐洲直播 (12)

 

三位匈牙利音樂家:高大宜 --- 二之二

高大宜的音樂教育理論是全面性,是針對性的,但極具爭議性。

高大宜認為:

音樂是一種語言;
每一個人,特別是孩子,一定要學習這語言;
孩子應儘早學音樂(他建議從三歲開始);
孩子初學音樂,應先學唱歌,以培養音樂感;
孩子初學的兒歌,應是和母語有關的民族民謠;
孩子學會唱歌後,一定要學習寫譜、讀譜;
以上各階段過去後,孩子便可以學樂器;
孩子們學音樂初期應多聽「美好」的音樂。

這些理論近乎完美,但實在太難令人信服。像高大宜提出要孩子聽「美好」的音樂,到底何謂「美好」的音樂?誰作決定?要培養孩子音樂興趣及品味,便先要培養好老師,這真是說易行難了。還有,部分孩子只愛打球,五音不全,叫他們學唱歌?這只會為老師及其他同學帶來不必要的苦難及麻煩。又何必?

高大宜提出了他的意見,經過了二十年的辯論和修改,到1945年匈牙利政府才同意在國內學校採納他部分的概念及教材。

1958年,高大宜到奧地利首府維也納參加國際音樂教育會議,向與會者介紹他對音樂教育的概念和心得。到了六零年代,高大宜音樂教育法漸漸受到國際音樂教育學者的認識及接納。


後記:有關匈牙利的文章寫完了。以後的報導題材將來自捷克共和國。

標籤:

 

 

 

 


標籤: 歐洲直播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2009年8月05日
歐洲直播


歐洲直播 (11)

高大宜 (1882-1967):二之一

高大宜比巴托年輕一歲。他的音樂仕途和巴托截然不同。

高大宜並非神童,他進大學念的是語文系,不是音樂系。他音樂天分不低,曾考進了李斯特音樂學院修讀音樂,更當上教授,但令他舉世聞名,是他和巴托收集、整理匈牙利民歌的工作,及他對兒童音樂教育的真知灼見。

為什麼高大宜決定畢生以音樂教育工作為己任?

1925年,高大宜聽完了部分匈牙利學校用作音樂教育的民謠,大發脾氣:「這簡直是垃圾!這樣的音樂也可以用來做教材?我們的孩子太可憐了!」自此高大宜立志,要改革匈牙利中、小學音樂教育課程。他創做了一套新的教學理論,發展獨特的教學方法,同時搜羅了一批匈牙利民謠,改編成為新的學校音樂教材。

那麼高大宜創的是什麼新的理論?

(待續)


標籤: 歐洲直播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2009年8月04日
歐洲直播


歐洲直播(10)

三位匈牙利音樂家:巴托之二

1940年.戰爭來臨匈牙利。不對。應該說是納粹黨勢力滲透了匈牙利。德國元首希特拉當權,匈牙利的納粹黨自然大權獨攬。

巴托麻煩來了!他完全不接受納粹黨的理念和手法。怎辦?他和家人逃亡到美國去,在那裡重新建立家園和工作。可惜,他在美國並不太適應,雖然不愁衣食,但活了幾年,在1945年在美國去世了。數十年後,巴托遺體被匈牙利人領回國家,以英雄式典禮葬在祖國。

讓我和教中國民族音樂的同事分享巴托一些心得。

在收集、記錄及創作民族曲調過程中,巴托說他用過三種手法。

第一種是把民歌完完整整地記錄下來,加些簡單的和音,前面加上引子,結尾添些終結樂句,這便成為一首好曲。

第二種手法是重新寫一首新曲,部分內容利用一些民族歌曲的旋律或素材作為樂曲的骨幹。

第三種手法是完全不利用已存在的民族素材,但以民謠色彩,民族精神作為創作的靈感,融化在這一切之內,憑這些靈感寫出一首全新的作品。

請問各位:「梁山伯與祝英台協奏曲」的作者是用那一種手法創作這首家傳戶曉的大作?

(待續)


標籤: 歐洲直播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2009年8月03日
歐洲直播


歐洲直播 (9)

三位匈牙利音樂大師: 巴托 (1881 – 1945)之一

李斯特晚年,匈牙利誕生了兩位國家級及世界級的音樂家:巴托和高大宜。

巴托是一位神童。巴媽媽說巴托還未學會說話,已能用音樂和媽媽溝通。巴托4歲已能奏40首鋼琴歌曲,6歲前創作第一首作品,7歲首次公開演奏。

完成了國家音樂學院課程,巴托開始他一生搜羅匈牙利民族音樂的工作。和他一起進行這項舉世聞名的工作,是另外一首匈牙利音樂大師 --- 高大宜。巴托和高大宜是收集國家民族音樂工作的鼻祖。

那麼巴托的音樂生涯是否一帆風順?不是。他也碰過釘子。1909年,28歲的巴托已是一位成功的音樂家。他寫了一首歌劇,命名「藍鬍子的堡壘」。為了拿獎金,他把這歌劇送到匈牙利藝術委員會去,接受評審。結果?委員會不單不發獎金,還把巴托的作品批評得一文不值!

那巴托怎樣?失望嗎?放棄嗎?謝天謝地!巴托沒放棄。以後的三十五年,他創作了多少二十世紀音樂界最完美的音樂作品。

失敗?什麽失敗?

巴托也失敗過。

你,我有希望了!



(待續)


標籤: 歐洲直播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2009年8月02日
歐洲直播


歐洲直播(8)

3位匈牙利音樂大師: 李斯特(1811-1886)

眾所周知,李斯特是十九世紀舉世聞名,天才橫溢的鋼琴家、作曲家,也是匈牙利國家音樂學院創辦人之一。在布達佩斯市中心,李斯特的故居現在已成爲博物館,裏面珍藏了李斯特生前彈過的鋼琴,及他部分作品的原稿。


李斯特是神童,年幼時已周遊列國演出。在鄰國斯洛文尼亞首都布拉提斯拉瓦有一紀念碑,記載了年輕李斯特在該市演出的一段歷史。他的才華深受當地人讚賞。聽過他的演出,當地幾位富有人家決定籌款送這個匈牙利小男孩到法國巴黎深造。李斯特從此便開展他那光芒四射的音樂創作、表演及教學生涯。



在李斯特博物館我上了兩課。

第一,李斯特不單創作了流芳百世的鋼琴曲目,他也寫了不少動人心弦的另類作品,包括為小風琴獨奏,大提琴及鋼琴二重奏及合唱團和管弦樂隊合奏的曲調。

第二,李斯特生前很喜歡剪下一束頭髮,送給朋友做紀念品。在布達佩斯李斯特博物館藏有一束李氏頭髮。我懷疑會否有一天科學家們會用這些頭髮複製一位二十一世紀的李斯特!到時這小家伙的際遇又如何?他會在不同的世界,不同的環境長大。他可能變成二十一世紀流行音樂或爵士音樂界的超級巨星!

(待續)


標籤: 歐洲直播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2009年8月01日
歐洲直播


歐洲直播(7)

布達佩斯: 人民 4

那麼布達佩斯是一個完美的城市嗎?

當然不是,這二百萬人口的首府也有她黑暗的一面。酒店經理提醒我們要提防扒手,醉酒鬼及問題青年。

整體而言,我要向匈牙利這個多次被戰火煎熬,被外國統治的國家致敬。

匈牙利並非什麽經濟或軍事大國。她感人之處,是錯而能改,是永不放棄。匈牙利人可親的態度及勤奮的鬥志鞏固了我對人性追求真、善、美的希望和信念。


(待續)


標籤: 歐洲直播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Copyright © 2010 Music for Our Young Foundation.Designed by Sunny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