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9日
中國北京市軍樂藝術學校
北京-香港-新加坡的音樂交流
一個校長的感想
我們兩天前接到劉津雁校長的兩篇文章,表達她兩次參加基金的海外音樂交流的一些想法及分享。劉校長的學校(北京軍樂藝術學校)於去年十一月及今年二月派隊參加基金分別在新加坡及香港舉行的音樂交流活動。
這兩篇文章將於今明兩天刊載。
——————————————————————————————————————————
非常偶然的電話,非常簡單的接待,非常難得的經歷,非同尋常的收穫
--參與香港青年音樂訓練基金交流活動記
劉津雁
緣起
由於並不經常在學校,辦公臺上的電話一向安靜。這天剛巧到辦公事處理些堆積的事務,電話響了兩聲,拿起來聽。是個陌生的先生,自稱是代表香港青年音樂訓練基金的錢教授,約見。
教授來了,簡單說明了來意,介紹了基金的宗旨和背景,說要選擇一所學校作為基金在北京的首個合作單位,問我們是否願意參加?
願意當然願意,只是學校多年來很少參加跟高考無關的活動,怕費時費力。也不太搞得清楚跟基金合作到底需要怎樣,心中不免忐忑。
教授說,如果可以,基金主席蕭先生會近期親自來校考察,到時通知你們。
初次會面
這天是蕭先生來京的日子,匆忙奔到學校,蕭先生的車剛好到門口。
簡單溝通後,先生說,11月來排練,12月來京交流演出。
我擔心,時間太緊張了!
先生說:“沒什麼大不了!(後來發現這是他經常講的話)重要的是人。一起努力吧!
組織
事情定了,通知學生。沒想到竟然多個不願參加,主要的理由是怕影響學習與考試。器樂教研室主任一一做工作,最後我校區選了11個孩子,南校區選了若干。
曲目定了――《柴五》,通知主科老師輔導。全體口徑一致,學生吹不了,完不成。
譜子發了,要求學生自己練習。
排練
先生到排練廳,要求立即開始。
不想,學生們根據自己老師的想法準備了其他曲目,根本沒練習規定的《柴五》。
先生怒!
看到孩子們無辜的眼睛,又有些不忍,讓完全沒看過譜子的學生離開,看過譜子的學生留下排練。
留下了10個學生。
排練很短暫,但很專注和有效。
先生滿意,但未十分放心。約定11月末再來檢查,最後確定是否啟動交流演出。
此時已十月過半。
苦練
此次排練後,學生們象被施了魔法般,迅速改變。無需要求,自己準備CD邊聽邊練;無需檢查,每天加班加點;無需組織,每週自己安排合練,還推選出了隊長,隊副。再沒人抱怨耽誤了自己練習考試曲目的時間,經常有人問,蕭先生幾時來檢查?
自歎,我這個校長何曾有這樣的魔力呀!
複查
11月末,蕭先生如約來複查學生的排練情況,以確定是否繼續12月交流演出。
學生們早早在排練廳準備好,還自發的全體穿上演出服裝,緊張而自信。
先生對排練很滿意,對學生們也大加鼓勵。當即確定12月帶香港的孩子們來京,1月份請我們的學生到香港、新加坡交流演出。
孩子們歡呼!
聯合演出――北京
12月底是學校最忙的時候,期末考試,彙報演出,還有招生考試,專業高考。忙亂中,首次搞這麼大規模的接待,真是心裡沒底。
全校上下做了多次動員,各部門也精心籌備,僅接送表就做了不知多少稿,只盼能順利圓滿。
百餘名香港的師生到了,北京的天氣冷得逼人,他們大都穿著風衣,真怕他們吃不消。(還好整個活動沒有一人生病。)
按照先生的要求,中午準備了簡單的自助餐,餐後馬上進行了排練。
演出熱烈而圓滿!
北京的遊覽參觀一切順利。
答謝晚宴輕鬆而融洽。
孩子們很多熟識了,紛紛敬酒,合照,發表感言,互留聯繫方式。
蕭先生說,這是交流的重要意義之一,最開心的就是見到這樣的場面。
師生們送走了基金樂團,回到緊張的期末工作,期待香港再見。
香港
被選中的十個孩子,只能帶著九個管樂的孩子到香港,因為有一個解決不了證件問題。就為此事,蕭先生多次打電話問情況,希望提供所有説明,他不希望任何一個孩子失望。只是時間太緊了,實在沒有辦法。
到香港機場,看到學生們跟來接機的孩子們很熟的樣子,知道是12月來京的孩子,看樣子,也一直保持聯繫。
庇理羅士中學
排練在庇理羅士女子中學,這是香港著名的女中,有百餘年的歷史。
女中的同學帶我們參觀,處處體現著秩序、溫馨與活力。
我們的教務處張主任悄聲說,看她們的教室佈置,各有特色,而且都是學生自主設計和製作的,不錯。再看教室門口的資訊欄,內容精彩紛呈,而且有些是非常敏感的話題,學生們介紹,討論,引導的都不錯。看來,我們對學生也應該多放放手,別包辦太多,或許,他們做得比我們還強得多呢!
同感。
庇中管弦樂團的水準很不錯,在香港的學生樂團中,也應該是一流了,獲過很多獎的。她們的指揮麥先生驕傲的說,她們音樂方面好,其他方面也都是出色的。
兩天的排練緊張而融合。孩子們進步很多。
遊覽
瘋玩兒迪士尼是對孩子們緊張練習的最好獎勵,木馬,過山車,音樂劇等等等等,每一個都高興的不亦樂乎。
旺角購物大家收穫不一,鞋子,衣服,包,手機,化妝品,給媽媽的,給朋友的,給自己的,大包小包,只嫌自己手不夠用。
繞行山頂,孩子們輕鬆而開心,大家搶著將香港的美景和笑臉收入相機與心底。
夕陽餘暉映襯下的香港好美。
機場
香港機場一如既往的繁忙,我們與女中及基金工作人員一併加入人流中。女中的孩子一手拉著行李,一手拉著很大的樂器,很難走,很吃力。心中暗贊她的吃苦與獨立。登機手續很順利,等待中,女中的師生們合影,並邀請我們一起,校長說,每次她們出去都會在登機口留一張影。
新加坡
這次活動的重點也是終點是新加坡華僑中學,這是一所有五十多年歷史,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的學校。校園很大,也非常漂亮,花園一般。音樂廳設施良好,環境雅致。
特別要提的是衛生間,非常潔淨,重點是隨時如此,而且並沒看到管理人員或清潔工人,不知是如何管理,如何保潔,有機會定要好好請教。
三個學校的校歌的演奏拉開了聯合音樂會的序幕,孩子們的表情神聖而莊重。我們的小指揮雷蕾,從蕭先生手中鄭重地接過指揮棒,頗有幾分英氣。柴五是音樂會的壓軸曲目,在全場熱烈的掌聲中,音樂會幾近完美的結束。
後面照例是參觀遊覽活動。華中組織了一個鬧事尋寶遊戲,儘管我到現在也沒太懂,但看孩子們認真,享受的樣子,知他們投入的樂在其中。
晚上會餐後,大家一起到新加坡著名的獅面魚尾像那裡合影參觀。新加坡河邊,學生們自編自導自演自拍了個小短片,我也有幸客串角色,開心。
之後,便是依依不捨的分別。
此次交流活動,孩子們感受很多(具體見王起萍、雷蕾、劉金鑫等學生的短文),變化也多。
自己也感悟良多。
感動
基金的袁老師年紀不是很輕了,自我們到了香港,她忙前忙後,事無巨細。她的家離我們的酒店有些距離,每天定好吃早餐的時間,定是她先到在等。本來安排一個就近的地方省事算了,可她竟是,每天安排不同的地方。她說,要讓我們吃到香港人喜歡的地道的東西,孩子們吃著開心,她也開心。
聽著她幾乎不能講話的沙啞,看著她精神壓不住的疲憊,令人溫暖而敬意由生。
旺角購物,儘管基金的老師安排非常周密,孩子們還是自作主張地邀請高雷中學的同學一起。高雷的同學接到電話,迅速趕到,指點的指點,拎包的拎包,頗有些主人的風範。吃著美味小吃,拎著戰利品,一路逛著,說笑著,時不時留個影,合個照,真希望時間停駐在此啊。
我們早女中一日離開新加坡,幾個女孩子為我們送行,車前,互送了些小禮物,女孩子們此時已忍不住落淚,相互安慰,依依難舍。
回校,轉彎處幾個管樂的孩子坐在聊天。見我走來,齊刷刷的起立問好,突然而欣喜。交流音樂會前哪裡能有這樣的場面。
反省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早知其理,未曾行動。
過於強調階段目標,單一重視高考,偏離教育意義本身。
我們的孩子是專業學習的,香港的孩子是課業外學習的,水準接近,問題在哪裡?
我們的孩子離開學校,是否有競爭力?
尊重,給予,啟發,引導,作為教育者,自身的境界,見識,智慧,能力是否可以?
需要學習和改善的太多太多了!
蕭先生說,交流的目的是鼓勵上進.我們培養的不僅是音樂家,而是國家的棟樑.
為了這個目標,我們共同努力吧!
標籤:
庇理羅士女子中學
; 會員學校的回應
; 北京香港交響樂團訪問星加坡
張貼於: am 12:39
0 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