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炯柱博客

     返回

  炯柱博客 炯柱博客

目錄

 

封存

 

 
2010年4月26日
學者文獻


中國音樂是一個奇妙的世界(十四)

今天講旋律。

在西洋音樂裡,與旋律有關的,包括動機、主題、旋律線、裝飾、變奏、樂句. . . . 等等;當然旋律裡,也包含了節奏,同時還隱含和聲結構。

一首傳統的古典西洋音樂裡,作曲家往往會由一個或多個動機,發展出一段旋律。一段旋律中,就像人的說話,有逗點,然後以句號結束;每一個逗點,亦即一個樂句。至於主題,則可以含有多個旋律;這些旋律有時會有上下重叠,形成和聲關係。

中國傳統音樂嗎?除了缺少大量上下重叠成和聲、構成豐富織體的旋律外,中樂旋律其他的組成部分,幾乎都可以用上述的洋概念來理解。但,中國的旋律還有一些「東西」。

中樂旋律裡的這些「東西」,我不敢說歐洲古典音樂裡完全沒有,但不一個樣。首先,最明顯的是「腔」,中國即使是傳統噐樂亦存在着「腔音」。古琴音樂的「吟、猱、綽、注」這些左手指法,便最能說明。特別像「猱」這種左手指法,按音樂需要、可大可小、可長可短、左右來回揉弦所做出的效果,直像戲曲裡演員在吐出一個字後,按感情需要、或長或短或高或低、拖出餘韻的唱腔。

這裡帶出另一個中國人的美學、甚至是哲學傳統:對「虛」「實」的關注。古琴音樂中,琴人左手按弦,右手彈出一音後,左手趁勢向左或右猱;右手彈的那一個音,是「實」,相對地,由左手猱弦造出的音,是「虛」。演員吐出的字,是「實」,隨着的拖腔,是「虛」。「虛」與「實」的布局,以及所能造出的韻味,表現出音樂家的質素與修養。

「腔」、「虛」與「實」,不只是古琴這種文人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他類型的中國音樂亦然。

西洋音樂也能聽出「虛」「實」,但通常是透過節奏,與織體的鬆緊來體現。但演奏家、演唱家能拖腔、加花等做成「虛」「實」分布的自由度,西方古典音樂家就不及中國音樂家般幸福了(但西方民間音樂則有拖腔,特別是吟遊詩人的歌謠)。這種中國音樂裡的旋律特色,有很特別的味道,但也是對中國演奏家與戲曲演唱家的考驗,特別是那些在專業音樂學院裡的學生。

 


標籤: 學者文獻

 


提交評論


 

 

Copyright © 2010 Music for Our Young Foundation.Designed by Sunny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