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博客

     返回

  博客 炯柱博客

目錄

 

封存

 

 
2010年4月26日
學者文獻


中國音樂是一個奇妙的世界(十四)

今天講旋律。

在西洋音樂裡,與旋律有關的,包括動機、主題、旋律線、裝飾、變奏、樂句. . . . 等等;當然旋律裡,也包含了節奏,同時還隱含和聲結構。

一首傳統的古典西洋音樂裡,作曲家往往會由一個或多個動機,發展出一段旋律。一段旋律中,就像人的說話,有逗點,然後以句號結束;每一個逗點,亦即一個樂句。至於主題,則可以含有多個旋律;這些旋律有時會有上下重叠,形成和聲關係。

中國傳統音樂嗎?除了缺少大量上下重叠成和聲、構成豐富織體的旋律外,中樂旋律其他的組成部分,幾乎都可以用上述的洋概念來理解。但,中國的旋律還有一些「東西」。

中樂旋律裡的這些「東西」,我不敢說歐洲古典音樂裡完全沒有,但不一個樣。首先,最明顯的是「腔」,中國即使是傳統噐樂亦存在着「腔音」。古琴音樂的「吟、猱、綽、注」這些左手指法,便最能說明。特別像「猱」這種左手指法,按音樂需要、可大可小、可長可短、左右來回揉弦所做出的效果,直像戲曲裡演員在吐出一個字後,按感情需要、或長或短或高或低、拖出餘韻的唱腔。

這裡帶出另一個中國人的美學、甚至是哲學傳統:對「虛」「實」的關注。古琴音樂中,琴人左手按弦,右手彈出一音後,左手趁勢向左或右猱;右手彈的那一個音,是「實」,相對地,由左手猱弦造出的音,是「虛」。演員吐出的字,是「實」,隨着的拖腔,是「虛」。「虛」與「實」的布局,以及所能造出的韻味,表現出音樂家的質素與修養。

「腔」、「虛」與「實」,不只是古琴這種文人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他類型的中國音樂亦然。

西洋音樂也能聽出「虛」「實」,但通常是透過節奏,與織體的鬆緊來體現。但演奏家、演唱家能拖腔、加花等做成「虛」「實」分布的自由度,西方古典音樂家就不及中國音樂家般幸福了(但西方民間音樂則有拖腔,特別是吟遊詩人的歌謠)。這種中國音樂裡的旋律特色,有很特別的味道,但也是對中國演奏家與戲曲演唱家的考驗,特別是那些在專業音樂學院裡的學生。

 


標籤: 學者文獻

發貼者: Music for Our Young Foundation @ pm 7:11 0 個意見

 

 

 

 
2010年4月12日
學者文獻


中國音樂是一個奇妙的世界(十三)

粗畧地認識樂律、認識音高與音階後,便可以開始講樂調了。

在開始講樂調時,先回顧第十篇文章中,我提過的中國樂律中的十二律呂,可以西洋音名C C# D D# E F F# G G# A A# B來理解,它們對應的名稱是黄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以最簡單的方式去說:如果黃鐘是do,那就是C調,亦即黄鐘調。如此類推。

我又提過,中國的樂調又可以用宮、商、角、徵、羽來表示,對應的西洋唱名是do re me so la。那麼,中國樂調裡是否沒有fa與te呢?答案是亦是亦非。如果用來做調名的,也真是多只有宮調、商調、徵調,和羽調。不過,其中也有例外(你察覺到嗎?我沒有提到角調。是的。這裡我要賣個關子)。其次,如果說到這些調的裡面的各個音高,中國樂調還有另一種概念,即「變」與「清」的概念。這組概念亦可以西洋的降号b與升号#來理解。「變」是降半音,「清」是升半音,半音相等於中國的一律。換言之,變宮為te,清角為fa。有了這「變」與「清」,宮商角徵羽也可以「變」出或「清」出十二個半音來,例如清宮亦即變商,如此類推。配合前述的十二律呂,簡單地說,以黄鐘為宮,便是黄鐘調;以太簇為宮,就是太簇調;諸如此類。

為甚麼要分成宮商角徵羽,跟「變」與「清」兩個組別?

哈哈,這個問題,我每跟混沌提起,總會嘰哩咕嚕,亂作一團。

我心想:不亂,成不成?

混沌:成,隨你們的俗。

我:吓!(甚麽叫隨我們的俗?)

混沌:就是你們,把宮商角徵羽稱為五正聲,其他的都稱為偏音。就是你們,把音樂跟政治連成一氣,說甚麽「聲音之道,與政通矣,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商為物」。由於把音階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同附會,於是把代表皇天后土君臣人倫的音位稱為正聲,其他則為偏音;多偏音的音樂,甚至被視為淫聲,正人君子不宜吟唱!

我:那是《樂記》說的話。《樂記》成書於2000年前漢武帝之時,被視為儒家的一部經典。我們這個年代,孔家店已不是大中華正統. . . . . (我話未完,這位混沌已插嘴進來。)

混沌:那為甚麼你如要教授宮商角徵羽這個系統?為何不用後來更流行的工尺系統,亦即以合士乙上尺工凡六五為唱名?

我:理由很簡單:一,宮商角徵羽是中國音樂史的一個部分;二,由於歷史的原因,它今天仍在一些樂種中有應用,而且,如要了解傳統中國樂曲取調選腔,亦須認識到正音偏音這個概念。將來,我也會在有須要的時候,講到用工尺系統的調。

不過,我也同意混沌的看法,這個系統的確混亂。如果看官有機會接觸到使用這
類概念來定調的樂曲、樂種,便會發現裡面有難以理解的地方,有些時候便只能
強記一些已經約定俗成的名稱,也許只有酸秀才才會有時間去窮根究柢。而且正
偏雅俗的標準,會隨社會環境變化而改變,就像孝順的標準,近百年已很不一樣
了。


標籤: 學者文獻

發貼者: Music for Our Young Foundation @ pm 7:10 0 個意見

 

 

 

 
2010年3月29日
學者文獻


中國音樂是一個奇妙的世界(十一)

看官,上文講中國樂律、樂調時,提到中國人制訂過三種音階:十二平均律,以及其他兩種不平均的十二音律,即五度相生律與純律。現在,我們一般都認為,傳統上,我們是不用十二平均律的;所以,嚴格地說,中國音樂只用兩種不平均律。

不過,有些疑團歷久在我心中,未能解散。其中包括:一、為甚麽明朝鄭恭王之子朱載堉要花那樣大的精力,去編制平均律?二、、按我的理解,十二平均律之所以在歐洲被廣泛應用,是因為大型樂隊的合奏需要;那麼,中國宋明以前的宮廷大樂隊又是怎樣協調的(如果我沒有錯,至少那些宴會音樂不可能只有齊奏)?明以後的宮廷音樂,真的沒有用過平均律嗎?

朱載堉在向明朝皇帝進獻他所寫的律書時的奏疏上,曾經這樣寫道:臣的父親恭王厚烷在世之時,頗好律曆;父親憑自己的悟性,雖與先儒不無異同,但父親的見解,可作為先儒的補充。

朱氏在所著《律呂精義》的序中,明言他編寫律呂之書,乃為了繼承父親遺志;並列舉他對歷代有關樂律論述的異議。他認為,歷代律學所以有偏失,乃由於本末倒置之故:「殊不知律曆之學以聲數為至要,若夫辨論乃其末節也。聲者,合四一上勾尺工凡六五之類是也;數者,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之類是也。前賢多不留心於此. . . . .故於論數目尺寸,聲調腔譜處,率刪去之,此則史家之通弊也。」

姑且勿論為何朱載堉之父恭王執意為律呂正音,但上述這些文字最少說出了兩件事:一、為何數千年來許多有關個別樂曲的記載,只有文字描述而不見譜本,特別是宮廷音樂,因為聲調腔譜很有可能被史官視為末學,刪掉了;有些即使找到譜本亦難以演繹,因為現存的譜本往往都是民間流傳,失於不夠系統化,故經年累月後便變得無法演繹。這亦從另一個角度解釋到,為何獨古琴仍有上千琴曲有譜傳世,因為它屬文人一脉,幸得明朝以後文人中的有識之士為之護航,加上文人與名門商賈之間的關係,令琴譜得以刻刊流傳。二、鄭恭王及其子朱載堉具有科學精神,他們都是有懷疑,一於研究到底。

不管混沌能否為我的疑惑提供到答案,在進入介紹中國調式調性之前,下文還須先進一步說明中國樂律上的特點


標籤: 學者文獻

發貼者: Music for Our Young Foundation @ pm 7:08 0 個意見

 

 

 

 
2010年3月22日
學者文獻


中國音樂是一個奇妙的世界(十)

中國樂理若要讓我等現代人容易理解,其實也可以洋為中用。

什麼意思?即亦可以用音程、調式調性、節奏節拍、對位、和聲、曲式結構,與配器等等西洋概念來討論。

( 從彭祖家裡出來後,有關中國音樂樂理的事,一直在我的腦海中盤旋。)

現代懂拉彈吹打中國樂噐的人,會唱中文歌、用中文寫念詩詞的人,不一定知道有中國樂理,更談不上懂了。這是近代以來國民教育上的一項缺失。且不說太過遠古的文獻了,單看清朝,康熙53年便編纂過樂理書《律呂正義》五卷,後來,在乾隆11年又增加了後編一百二十卷。當然,明朝朱載堉的樂學與律學著作,更不能不提。近五百年來,談論中國樂理有關的文獻多如牛毛,遠不止於上述例子,隨便舉些明清著名文人而又有樂論傳世的名字,便有王陽明、李贄、徐渭、嚴澂、徐上瀛、李漁、毛奇齡、方苞、龔自珍. . . . . . . 這還未計如朱權等王孫貴冑。至於五百年之前,也還有一大堆。這說明古代中國有文化的人,多多少少都懂一點樂理。

但是,為什麼到了現代,我們這些愛樂人對中國樂理是這樣地陌生,甚至敬而遠之?

理由很多,但肯定不是因為中國樂理太落後,太不科學。想想,心裡難過,不如單刀直入,講中國樂理,藉以証明我的想法。

先講音程、音階,調式調性。

在中國的樂理上,這牽涉二個課題:樂律、樂調。

講樂律與樂調,須先記住兩組概念:(1) 宮商角徵羽,亦即西洋唱名do re me so la;(2)十二律呂,這組有點嚇人,事實上即洋概念裡八度中十二個半音C、C#、D、D#、E、F、F#、G、G#、A、A#、B (C#即降D,如此類推) ,只不過中國人自古稱之為黄鐘、大呂、太簇、夷鐘、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換言之,若以黄鐘為宮,即黄鐘調,亦即C調。中西不同之處,其一是中國以五聲為主,無大小調之分。此外,最具中國音樂特色的音階,全音與半音之間的音高距離,亦與西洋的十二平均率不一樣。中國傳統用的音階有兩種:五度相生率(又稱三分損益率,或稱隔八相生率) 與純率;但中國人也制訂過十二平均率,制訂者就是前述的朱載堉,只是傳統上不用而已。因此在樂理上而言,中國共有三套音階制度:五度相生率、純率,與十二平均率。

用古琴來解釋中國的樂律樂調,是最好不過。然而,古琴這種活了數千年的藝術,到了今天,彈的人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不通中國樂理;創作人也多以求新為時尚,不管老祖宗的規矩,而研究中國樂理的,也不創作,甚至不甚彈琴。這就是令我沉吟興嘆的原因!


標籤: 學者文獻

發貼者: Music for Our Young Foundation @ pm 7:07 0 個意見

 

 

 

 
2010年3月15日
學者文獻


中國音樂是一個奇妙的世界(九)

彭祖盛情,酒飽飯醉,正準備與蕭公子等話別,赫然見素牆上掛一張七弦琴。

忖道:自古以還,讀書人不撤琴瑟,彭先生懂琴,不足為奇。

沉吟之際,見彭祖於櫃內取出一副絲弦,細看,弦冰雪潔白,結實光滑。

彭祖 :此琴名為虎嘯,高低和諧醇厚。弦則為漢之舊弦,張力極佳,非今弦可匹比。

我 :今有些絲弦難以調至標準音高,亦有因弦面不夠光滑,導至會出現噪音之不理想現象。弦之今不如昔,製造技術固然是一個問題,桑葉蠶絲質量又是一個問題。絲弦易斷,且甚受天氣影響,保養頗費周章。為解决弦的問題,上世紀五十年代發明的鋼弦,張力雖佳,卻易流於尖柔而欠醇。今世雖號稱科技先進,然資源以經濟與軍力先行,妄想惠及如琴弦等「末技」。更有甚者,有有心人以個人綿力研作,卻惹來各色人等以合作之名,實為巧取別人成果。

尤為可悲者,古琴藝術被列非物質文化遺產將屆十年,但國人普遍不知古琴為何物,連高雅知識分子亦每琴箏不分。科班出身名琴師中欠修養者,琴風劍拔弩張,勿言如諸葛武侯之氣定神閒,有些人甚至連對音樂的真誠都談不上,但學生盈門,影響之負面,可想而知。

彭祖 :吾友勿慮,衣食足知榮辱。古琴得綿延不盡數千年,皆因其文人性,今世已晉知識分子世代,正合琴性,只須積累適當師資,問題自當解决。有心人可探討上善教法,編纂心法教材,集思廣益,妙音定得廣播。

我 :此中有多個方面極須解決:(一)琴曲創作、審美(創作、演奏與欣賞)與韻文之關係,包括聲調、音程、旋律走向,及節奏的關係;(二)琴律與創作的關係。

琴曲分為琴歌與純噐樂兩大類。當今琴家重純噐樂演奏而輕弦歌,此乃不可原諒之缺失。韻文如詩詞等,非只為思想與視覺之想像而作,其中以聲調節奏來表達感情與修養,乃不可或缺之部份,故老一輩文人好唸詩,吟誦時如唱歌,且各師各法。前輩詩人皆須懂音律,故歷代文人亦音樂家,只是中國傳統無作曲家這個行業,唱得好的詩詞,被好事者以各式各樣的譜式記錄下來,故中國之歌曲多只有作詞人而無作曲者。上世紀自引入西方學堂教育後,這方面的傳統文人修養,漸被偏廢,至今蕩然無存。

今中國知識分子受西方教育之影響,偏重理性而弱於感覺,此乃窒礙古琴藝術承傳之最根本原因。音樂誠如佛學,須理性與感情混然一體,然後始可知天人合一。

古琴藝術乃中國音樂中別樹一幟的系統。如何建立承傳這方面的教育方法,乃我跟混沌對談的其中一個目的,歡迎同道者加入討論。

@@@@@@@@@@@@@@@@@@@@@@@@@@@@@@@@@@@@@

炯柱回應:

我堅信教育之途是讓同學們從理論步入嘗試,從嘗試步入了解,從了解步入實踐,從實踐步入追求。追求什麼?追求更深情度的理論、嘗試、了解及實踐。

這是一條走不盡、跑不完的美好大道。

好朋友,讓基金學子們起步吧。


標籤: 學者文獻

發貼者: Music for Our Young Foundation @ pm 7:06 0 個意見

 

 

 

 
2010年3月08日
學者文獻


中國音樂是一個奇妙的世界(八)

上回,提到在彭祖家晚膳,另有一友至,側頭一看,原來係蕭公子。

蕭先生正為青年樂手編輯演奏練得曲目,聽我們談先秦編鐘,有意於曲目中加入打擊樂。

彭祖 :公元前三世紀,《荀子》中有<成相篇>:「請成相,世之殃,愚暗愚暗,墮賢良,人主無賢,如瞽無相,何悵悵. . . . . . 」。「相」乃一種敲擊樂噐,古人舂米或夯地,便稱為「相」。此篇快板吟誦,可視為一種彈詞。

我 :敲擊確是中國音樂之一大特色。它不只於節奏,還可為樂曲帶來音色變化。除了作為伴奏外,它也擁有主奏的角色。以敲擊作主角的,全國不少地方都有自己的吹打樂種:廣東便有鑼鼓櫃、潮州鑼鼓;江浙一帶又有十番鑼鼓、十番鼓、浙東鑼鼓等;此外,還有河北的南樂會、北樂會;遼寧的漢吹;西安的鼓樂等。至於清一色的鑼鼓樂,亦即清鑼鼓、素鑼鼓,則有山西的威風鑼鼓 、絳州鑼鼓;山東的博山鑼鼓、臨清駕鼓、青州鑼鼓;湖北的鬧年鑼鼓等。此外,戲曲裡,開場與過場也常用純粹的鑼鼓敲擊。

彭祖 :詠歌,敲打,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皆先民音樂之源起。鐘、磬、土鼓、銅鼓、木腔蟒皮鼓等噐物出現之前,掌擊足踏舌顫,身腔肚皮,竹木繩骨獸皮,擊石拊石,皆可節奏。禹湯文武,形制愈多。自南北朝,東西融合。隋之九部樂、唐之十部樂,技法益見多端,噐類紛陳,音樂結構精緻,齊奏、合奏、獨奏,不一而足。李璡、李龜年、王文舉、邠娘,皆藝人之表表者。

我 :現蘇南十番鼓中,亦有大鼓獨奏之慢鼓段、中鼓段,板鼓獨奏之快鼓段。當代作品如<老虎磨牙>、<鴨子拌嘴>,可稱十二分寫實。

彭祖 :戲曲有曲牌,鑼鼓亦有鑼鼓牌子,如<十八六四二>、<魚合八>、<急急風>、<細走馬>,<跳金門檻>、<重寶塔>、<鶴吃食>,與<金橄欖>等。結構上,一般可分學單曲與套曲兩大類。單曲以一個曲牌為主體,可重複多遍,又或加以變奏。套曲則以不同的曲牌或循環,或聯綴。

我 :中國傳統音樂通常十分講究程式,可以變化出奇,但不得亂套。唐代以前,噐樂多受歌舞影響;宋代以後,則受說唱與戲曲影響。敲擊亦然,唐以前多與歌舞音樂結合,宋以後則在說唱與戲曲中扮演重要角色。蕭先生,你為樂手們選曲,若真心於傳承,必須對程式有所認識,那怕只奏一個片斷。

( 蕭先生聞言即一手把傳承的球交了過來。)

蕭 :不用怕,我們會給你支持,給你時間。

這頓飯吃得不容易。看來,返回後,還得找混沌,領悟領悟。


標籤: 學者文獻

發貼者: Music for Our Young Foundation @ pm 7:05 0 個意見

 

 

 

 
2010年3月01日
學者文獻


中國音樂是一個奇妙的世界(七)



一周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甚至短於一瞬。元宵剛過,西歷三月亦到來了。

虎年,思及彭祖仙室前常侍左右的兩虎。御風往訪,順道探查先秦樂噐,以証苛政猛於虎。始皇帝滅先朝文化,漢雖緊接秦,意圖復興,但歷史無情,有些東西失去了便是永永遠遠地失去了。雙音鐘、先秦樂律,便是這樣的一份遺憾。

彭祖,帝顓頊之玄孫,歷嚳堯舜夏商周諸代,殷商時,官拜大夫,乃世間最長壽之人,史載七百歲,實不只此數。其如混沌,乃與天地如一之神人也,見證先秦青銅文化興衰。一對瑞虎,既為座騎,亦其守護獸。虎與人畜和平相處,非視人間有情如賤泥糞土之野心家可比擬。

神人好烹調,擅導引養生,雖千歲,仍烏髮,貌若潘安。余至雲端,已嗅得銀毫茶香。

彭祖 :汝欲查訪先秦銅鐘,近世多有出土,數逾百批,以單枚計,超過千件。
先秦鐘之特點,是每鐘可奏出兩個音,或為大三度,或為小三度,或為純四度。閣下只須到各地文物收藏之所,借得一組,擊每鐘之不同部位,便可得每一鐘之正鼓音、側鼓音兩不同頻率音響,當知余言非虛。漢人已不知此一竅門。漢及後降之世,每鐘只奏一音。

我 :据今學者饒宗頤之查考,晚唐才子楊收曾扣一古鐘,聽到姑洗角,可能就是一個雙音鐘。

彭祖 :認識雙音鐘之重要性有二:一、其令每組編鐘所涵蓋之音域跨度倍增,以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六十五件編鐘為例,其音域跨五個八度,故可奏大型複雜之樂曲;二、此証漢儒對先秦樂理所知有限,甚至誤解錯釋,汝等讀書,須小心求証,切勿盲從古人。

我 :彭老舉此曾國君之墓,出土文物上萬。其中,有樂噐共八種一百二十五件,除編鐘外,還有編磬、鼓、瑟、琴、笙、箎(一種笛) 、排簫等。曾侯乙為戰國早期之諸侯王,下葬日期約於公元前四百三十年左右。當時,曾國國力不繼,已淪為楚之附屬,其陪葬之樂噐猶如此先進,如此精確,規模如此龐大,大國如齊楚可知。

近代學者郭沫若稱春秋中期至戰國,為中國青銅器之中興。查中國青銅全盛期,在先生出仕的殷商。中國青銅器製作,至西周晚期開始衰落。

曾侯乙墓乃中興期之物,由此可想先秦的文化科技工藝水平。然而,始皇為天下大一統,不惜摧毀非為我用的文明。這種野心至上的醜惡,至二十世紀仍一再發生。先生,您通天地鬼神,豈無監督之責任!

彭祖 :(收斂微笑,沉吟片刻) 此乃人自作之業,我等無法干預。

復太息再三。

時日薄西山,虎嘯禽鳴,百鳥歸巢。童子設案備餚,五色素點,紫檀方桌有三張凳。正納悶還有誰,廊外忽傳人聲。來者何人,下回分解。

(待續)


標籤: 學者文獻

發貼者: Music for Our Young Foundation @ pm 7:04 0 個意見

 

 

 

 
2010年2月22日
學者文獻


中國音樂是一個奇妙的世界(六)

正月初九。混沌穿梭交際忙碌一周歸來,復上座。

遂詢之以華夏音樂之源。一問三不知。這位蛋頭大哥雖然有龐大無比的記憶體,但可惜不是多媒體,在傳達史前人類的活動時,很不清晰,叫人無法理解;加上他的翻譯能力奇差,這片對話直如萬籟俱寂。只偶然傳來. . . . . .

混沌 : 天、地、人、天、地、人. . . . . .
( 一會是呼嘯聲,嗚嗚聲,敲擊聲. . . . .仿彿有上下竄動的混音,伴隨種種時緩時促的節奏,如石,如竹,如鐘,如匏,亦有弦聲,歌踏. . . . . . )

先生仿如天籟人籟地籟,渾然一體。

聽着聽着,我開始有點明白了. . . . . . .不是混沌的翻譯力低,而是概念在時間大宇宙中不停流變的問題。我現在稱之為「音」與「樂」的概念,在數十萬年前中原人類或猿人發聲開始,是不存在的。就像「中國」這個概念一樣,遠古上古中古近世以至天並不一樣。故「音樂」亦是一個動態概念,不應以今日話語定義古之「音」與「樂」,故不可說。

那麼,我們改一個角度去感受漢族音樂的起源吧。

五帝三皇到夏商周時期,華夏文化基本是沿黄河由西向東伸展。時間約距今五千年至二千五百年左右。這期間,漢族的音樂已相當發達。樂噐的種類很豐富,與今日相比,當時除了沒有用弓拉奏的弓弦樂器外,其他諸如吹管、撥彈,與敲擊等的樂噐有百種。朝廷裡有專管音樂的官員,有不同規模與形制的樂隊。有不同類型,功能各異的樂種。學者亦有利用音樂進行教育的,亦有研辯音樂觀念的論述。甚至中國音樂樂理在這期間也已經形成。《呂氏春秋》裡已有十二律相生,以及三分損益法的記載了,這亦即中國七聲音階產生的方法。

《呂氏春秋》是在距今二千二百多年前成書。証明在此之前,中國已有七聲音階,只是每個相鄰音之間的音距,與我們今天的西洋大小調七聲音階稍有不同而已。就像曆法中陰曆與陽曆分別般。

有關中國樂理,我日後會詳細向混沌討教,今天就不展述了。

我雖然愚鈍,沒有清楚感悟混沌全部的意思,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中國文化作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音樂早已是古中國文化一個主要部分,最少在三、四千年前已成熟。只是,由於古代沒有錄音錄影,加上文字記載流失、分散,以及教育制度太受政治影響,至令我們的音樂文明蒙上塵埃。

我們應從歷史吸取教訓。

(待續)


標籤: 學者文獻

發貼者: Music for Our Young Foundation @ pm 7:03 0 個意見

 

 

 

 
2010年2月15日
學者文獻


中國音樂是一個奇妙的世界(五)

中國音樂–不知源頭的多元文化

正月初二,新春伊始,温故思新。

(混沌忙於招呼他的朋友鯈、忽、鯤,與鵬等,留下我唱獨脚戲。)

我們開章明義,已把眼下的討論,先局限於漢族音樂。然而,即便是漢族,那也是一個動態概念。

先秦樂史中,有四夷樂。於公元前二千多年,四夷樂已進入夏朝的領地;周朝祭祀典禮裡,亦有用。夷,一般都被理解為外族,蠻夷;所以,四夷樂亦即四方外族的音樂,蠻夷的音樂。

四夷指的是那些民族,現不可考。近代的音樂史多會引《呂氏春秋》<音初篇>,指四夷是指來自周朝文化中心以外東南西北四方的民族,他們的音樂便是四夷樂,其中包括南音,乃詩經中的<周南><召南>;此外還有西音,亦即秦音。如此說來,楚地秦地當時皆夷族之地,但戰國之後,這些地方巳納入漢族文化之內。更有趣的,是我們自稱漢人,實源自劉邦所建立的漢朝;劉邦其實是南人,故此他跟漢武帝都特別喜歡楚聲。如果按夏朝周朝人的看法,漢代的統治者有可能是夷族。那漢文化豈不是漢夷難分? 楊蔭瀏《中國音樂史綱》便有<華夷之分的時代相對性>一節。這點值得注意。

夏商周都是華夷雜處。不過,從人種角度,當時的華人與部分的夷族可能是具相同DNA排列,只是大家生活方式不同,文化不同而矣。夷族文化甚至具有備受中原族裔尊愛的地位。例如,孔子亦愛南音。這在《論語》中有記載。《後漢書》〈注薜君章句〉亦說:『南夷之樂曰「南」。四夷之樂,唯「南」可以和於「雅」者。』「雅」即雅樂。

漢文化自古以來就有包容性,也與外族相互融和,具有很強的同化能力;而且,漢文化不是沒有擴張性的。周代文化的中心原來只局限於當今的河南省一帶。今日的漢文化呢?可想。

不過,漢文化的擴張,由河南伸展到秦、漢兩代的領土,及至盛唐,國土版圖達到頂峯,形成今日我們心目中那個中國的概念,漢文化所及的地域也隨而擴大。然而,文化本身的內涵並不隨政治勢力的擴大而變得豐厚。文化內涵其實是不斷在加加減減。透過戰爭,國與國、領地之間的吞併,單一國土版圖的擴張,漢文化的版圖於是有所擴大。但內涵卻會因統治者的決策而被毀,以秦滅六國後為例,許多六國以至前朝的文獻、科學與技術都消失了。到了漢初,大家又回到秦以前去找尋智慧。漢武帝復古,興禮樂,設五經博士,文治武功,進一步拓展勢力。這是文化內涵被減完後,恢復了局部,再加入一些新元素;但有些失去的東西,卻永遠失去了。這便是為何有人反對以發展論文化之故。

文化随着國家勢力而擴張。在周代,主要是向東南開拓,到了漢代,就開始轉戰西北了。至於漢夷文化亦是透過戰爭與通商,你來我往,互相影響。

世界有來就有往,這是規律,否則就成了一潭濁水。戰爭會促成文化傳播,也會消滅文化。國勢強弱,也會形成文化流向傾斜。文化如是。音樂作為文化形式之一種,亦不例外。

(待續)


標籤: 學者文獻

發貼者: Music for Our Young Foundation @ pm 7:02 0 個意見

 

 

 

 
2010年2月08日
學者文獻


中國音樂是一個奇妙的世界(四)

下星期便要過年了。望着渾如無物無我的他,假日裡會在那處,做甚麽,想甚麼. . . . . . .

我會惦掛着他嗎?沒有我的對話,他會有所失嗎?

他是誰?

我是誰?

混沌 :你在發呆甚麽?說到歷史,你愛讀書?

我 :愛。

混沌 :那便好。有關中國音樂的史料多得驚人,你得有能耐。

( 明白。史料,指的不只是書是文字,還有考古、文物;如果,連民間採風也算,是一種活着的歷史,那麼,就是窮這一生便也無法讀完寫全. . . . . .)

我 :我們先從文字記載着手吧。其他的,待有時間整理圖片時再說。

混沌 :文物上有些文字也很有用,例如出土樂噐上的銘文,但我們先說那些。單是古書上的樂論,也須分門別類,否則便不好找出頭緒。

我有點害怕,也十二分地擔心。害怕的是,面對浩瀚史料,即便如他所說,也是非常艱巨的事;特別是前人已做過不少整理工作,遠的不說,單是近現代,楊蔭瀏的《中國音樂史綱》、《中國古代音樂史稿》,與王光祈的《中國音樂史》,最易找,幾乎是必讀但不易讀;香港已故的學者張世彬亦著有《中國音樂史論述稿》,用作他1970年代初為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講授中國音樂的教本。這些書都在香港能找到。問題是:怎樣令史料幫助到愛樂人欣賞的能力?混沌的說法須額外地條理分明,令我清晰明白。我擔心的是,來自讀者的挑戰,不易應付。

唉!他隱於物形,驚雷直如無聲;但於我,如果對他談史論樂的說話理解錯誤,無法令看官明白,則外界的批評於我可以是震耳欲聾。大千世界中,他是他,我是我。

他感覺到我的憂慮。

混沌 :農歷新年第一個星期一,2月15日,假期,心容易靜下來。我們先以通史的形式,讓讀的人有一點整體概念,然後才分門別類,逐步深入吧。

我 :好,就這樣試着辦。

看官,如果你是愛樂人,可以也趁假期,讀一回楊蔭瀏的《史綱》及張世彬的《論述稿》。此二書以史論史,非政治化。至於《史稿》,則是楊先生經階級思想教育後的著作。而王光祈的《中國音樂史》則太偏重技術性,亦非入門讀物。

(待續)


標籤: 學者文獻

發貼者: Music for Our Young Foundation @ pm 7:01 0 個意見

 

 

 

 
2010年2月01日
學者文獻


中國音樂是一個奇妙的世界(三)

這時,有幾個美少女經過,看見遠處一張曹格演唱會的海報,耳邊傳來她們談論他跟側田打架的事。女子們沒有注意到眼耳口鼻全都欠奉的混沌。也許,這年頭奇裝異服的人太多,海報上的也是一半頭髮一半面孔,混沌那個糢糢糊糊的頭顱,也就不見得是什麼一回事了。

混沌 :(若有所思地) 我們談欣賞那些老音樂有甚麼意義?

我 :今天的流行樂就是明天的歷史,文化形式隨時間改變,這是規律。Michael Jackson 已成為經典,莫札特的<魔笛>曾幾何時也是流行歌劇,粵劇已由日常娛樂變成文化遺產,可見音樂是動態的文化。把這些成功的過去式記載下來,加以分析、綜合、整理,不單是人類文明的積累,讓我們更了解故人,令我們生活得更豐富;而且也不用每事都重頭來,適當時可以借用前人的成果。

因此,你剛才的說話等於在問:讀歷史、做歷史研究有甚麼意義?先生,沒有多少世間事能像你「老人家」,天長地久!

站在音樂人的角度,難道不想別人注意的,是你的音樂表現,而不單是你的行為嗎?一般人只談你的私事而不是你的藝術,難道作為音樂人的你,不覺得自己的專業被蔑視了嗎?其實這不過是因為他不知藝術從何談起。這是教育問題,包括學堂教育與社會教育。現在我把我們之間的對話記載下來,寫成網誌,便是為音樂藝術教育盡一點力。

而且,今天的流行曲,甚至電視音樂,與廣告音響等,也須不時借用老曲老調,例如<男兒當自強>用了<將軍令>、<邊個話我傻>借了<旱天雷>等。這些老東西為甚麼還不死?一方面,是因為這些音樂好聽易記,瑯瑯上口;另一方面,是它們與流行世界不斷存在着互動關係,恐怖一點地說:它們經常在流行曲中借屍還魂。不斷重複也是一種教育,一種潛移默化,問題是我們未有把這種流行曲教育推前一步,兩步,甚至更多而已。流行曲也是音樂,跟傳統音樂沒有本質上的分別。你同意嗎?

( 這個話題本來是混沌先引發的,但他好像並不感興趣。他在想甚麼? )

晚上,八時已過,文化中心正在演出一場全拉赫曼尼諾夫作品的音樂會。不受形物束縛,魂靈隨時翻飛天外的他,正在享受着<柏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我在他散發那層層疊疊似環又復似絲線的波動中,仿彿也聽到Simon Trpceski的琴音。

呀!我竟忘記,他擁有無窮盡的記憶體,除了中國音樂外,他還包容了一切美好的東西,不求得不知止行,無所圖無所息,故不能開竅,一開即死


標籤: 學者文獻

發貼者: Music for Our Young Foundation @ pm 6:59 0 個意見

 

 

 

 
2010年1月27日
學者文獻


中國音樂是一個奇妙的世界(二)

我繼續與混沌談論着怎樣欣賞中國音樂。為免弄得太複雜,我們還是把話題集中在籠統定義的漢族音樂上。

混沌 :音樂是一種符號化聲音。聽懂了不同地方、不同方言的音樂,等於是上了速成班,以最短的時間真真實實地感
受到不同口音不同方言的說話特色,就像〈梁祝〉雖然交響化了,但還讓人察覺察到越劇音樂的影子般。這是一個何等豐盛的世界,是一件何等叫人賞心的樂事。如果,有朝一日,我們都不再懂說自己的方言,全國國民都只會單一官話,這等於宣佈地方音樂的死亡。

我 :是呀,如果我們不能再用廣府話唱〈落雨大〉,而把這首民謠唱成「下雨大. . . . 」,那就要捨棄入聲的落字,改為用官話唱去聲的下字,音樂便變了,雨的味道也不同了。

混沌 :你們便從此不再用唱「落街冇錢買麵包」(笑)。

我 :地方音樂還可以讓我們跟歷史對話。

混沌 :單是你們廣東人便有兩種充滿古意的樂種:潮州弦詩與客家漢樂;即使是被視為較年輕的廣東音樂,其中也有不少古曲,例如<昭君怨>便是一種六十八板體,這跟原稱鼓子曲的河南大調曲子有無關係,也是一個有趣的話題。河南屬於中原地區。河南大調曲子的板頭曲便是六十八板體,這是中原傳統民間音樂的一種流行曲式。六十八板體成為一種固定的音樂模式,起碼已有二百多年,清朝乾隆時的《一素子琵琶譜》抄本中便有記載。那是公元1762年的抄本。潮州弦詩與廣東客家漢樂,也都有這類六十八板體裁的曲式,例如潮州箏曲<寒鴉戲水>以及客家箏曲<出水蓮>都是六十八板體。

我 :這直是音樂絲綢之路。研究六十八板體的流通路徑,也許能發掘出某一段時期漢族音樂文化流通的走向方式。
不過,我們這快餐一代,除了可以容忍大部頭的西洋歌劇、交響曲外,竟容不下原裝六十八板的<昭君怨>,現時,國人奏的多已是簡約本了。

看官,我跟混沌的對話以後將逢周一刊出。


標籤: 學者文獻

發貼者: Music for Our Young Foundation @ pm 6:58 0 個意見

 

 

 

 
2010年1月24日
學者文獻


中國音樂是一個奇妙的世界(一)

陳耀紅

中國音樂是一個奇妙的世界。

三、四年前,當我開始認真地跟他對話後,簡直驚喜莫名。這位具備了一副上古下今數以千年不死之身的朋友,直如變化萬千之天女,海量包容東西北南,但又百體千面不失各自的特色。
可惜世人對他有太多的誤會。這要怪他生存的時間太長:音樂的概念在這段知起始的時間裡,如水流之於江河此一刻與彼一刻已生變化;而遠古的天下,與今生今世的中國也不盡屬相同概念。我的這位朋友讓人稱他為混沌。

混沌沒有口舌,因此,跟他談話只能意會,故而不免飄忽。混沌也沒有眼耳,不能核實我對他傳達出來的意思,是否準確地感悟得到。看官如果曾與他交往過,可交流感悟的心得。

第一天,我們的對話集中在如何欣賞中國音樂世界的問題上。

我 :假設以今人的中國,來解讀自古以來的華夏音樂,會發生什麼問題?

混沌:今人的中國最少包含了五十六個民族。他們各有自己的傳統,各自的音樂都有不同,如果一律統稱為華夏音樂並不妥當。

我 :為了方便探討,那先把範圍縮窄到漢族的音樂世界,可以嗎?

混沌:對。這樣可以簡單一點,但漢族也只能用一個糢糊一點的概念來談。而且縱橫數以千年,漢族所承傳的音樂很早就有地域之分,這點也不應忽略。

( 他這話,令我記起春秋時代的一個名叫鍾儀的囚犯。鍾儀是楚國人,懂得彈琴。他被鄭國人送給晉國,一日,晉侯令他操琴,發覺他操彈的是「南音」。楚在今日湖南一帶,地處南方,故楚國的音樂是南音。晉侯認為鍾儀不忘本,於是把他釋放。這個記載在《左傳》裡的歷史事件,告訴我們在公元前漢族音樂已有南北之分了。)

我 :如果以今天的中國漢族音樂為例,最容易分辨的,諸如粵曲屬南方特色,而京曲則屬北方特色等等.....如果用西洋的配器來講,就像京胡一出便易聯想到北方特色那樣;而同為高音樂噐的廣東高胡,以至廣東二弦,與竹提琴這類硬弓樂噐,卻可以凸顯粵樂特點。如果我們能在欣賞時,注意到地方特色的演繹手法與表現能力等,便可以增加欣賞的樂趣。

(待續)


標籤: 學者文獻

發貼者: Music for Our Young Foundation @ pm 6:57 0 個意見

 

 

Copyright © 2010 Music for Our Young Foundation.Designed by SunnyVision.